echo ''; echo ''; echo ''; 玩彩网官网入口网址

玩彩网官网入口网址

浅析儿童攻击性行为

| 作者: | 阅读 6603 次 | 2011年10月28日 00:00 | 字体 [大] [小]
浅析儿童攻击性行为

 

 

 

 

 

摘 要: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在儿童身上比较常见的不良社会行为,不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庭生活和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本文从遗传、生理、心理、家庭、社会五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攻击行为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像增加同伴活动,认知训练、移情训练,榜样训练、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等七个方面的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和方法。                                                                                                

 

关键字:儿童 攻击性行为 影响因素  矫正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身上比较常见的不良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性行为,我国学者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企图损害他人或物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言语攻击,即指通过取笑、讽刺、诽谤、谩骂、背后说别人坏话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格欺侮, 或者是恶意造谣中伤他人,破坏别人之间的关系。二是身体攻击,即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者是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工具攻击他人身体。三是抢夺或损害他人财物,比如用暴力抢走他人的东西。[1] 抢夺或损害他人财物和身体攻击多发生较小儿童身上,而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以及自身知识经验的积累,儿童的言语攻击逐渐增多。击性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它不仅会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使其身体、心理不能健康发展,还会危害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儿童成人后的一些社会行为。

 

 

 

一、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类型与起因分析

 

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多种多样,对其进行适当的分类,有助于我们能清楚的认识、了解攻击行为的起因、表现、责任,使我们能更好地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对冲突双方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行为校正。

 

根据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三类:言语攻击,身体攻击,抢夺或损害他人财物。言语攻击会对儿童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伤害,身体攻击和抢夺或损害他人财物则会带来身体和心理双方面的不同程度的伤害。

 

根据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目的性可以分为两类: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是有意伤害别人的行为,而工具性攻击是为达到一定的非攻击性目的而伤害别人的行为。比如说在幼儿园里,一个男孩子故意打一个女孩子,惹她哭,这是敌意攻击;但如果只是为了争夺女孩子手中的玩具而打她,就属于工具性攻击。

 

儿童攻击行为的起因可分为9个方面:     

 

1. 获取他人的物品(玩具、食物、图片)

 

2. 保护自己的物品

 

3. 争夺空间(座位、活动场所等)

 

4. 帮助好朋友

 

5. 受人指使

 

6. 游戏或其它活动的纠纷

 

7. 他人违反纪律和行为规则(游戏规则、幼儿园的行为规则)

 

8. 无故挑衅,欺侮他人

 

9. 报复还击(在受到他人的伤害、干扰后对他人进行攻击)[2]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内外因素可以有很多,可以从生理、心理、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了解。有些因素会增加攻击行为,有些则不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预防、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一) 遗传因素

 

所谓遗传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并不是说父母把打人、骂人这些具体行为遗传给了孩子,他们遗传给孩子的只是神经过程较强、情绪容易激动和性格急躁等自然特征,这些自然特征如果在环境中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滋生出攻击性行为。从神经生化方面,通过对动物的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如果部分地切除或刺激大脑深层的边缘系统, 将会导致增加或减少攻击性行为。张倩、郭念峰的研究显示,攻击性行为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大脑两半球均衡性发展与协同功能较低,左半球抗干扰能力较差,右半球完形认知能力较弱 [3]。

 

遗传虽然并不是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决定因素,但儿童遗传了某种先天性的遗传倾向,然而这种倾向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到更为突出的表现及其强化。所以,我们也不容忽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二) 生理因素

 

这里主要介绍性激素。许多研究发现,性激素影响着男女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和表现。一般认为男性比女性具有更强的攻击性。男性在愤怒时出现攻击行为的倾向性比女性要高得多。与性别角色一致的是,女性更易用语言表达她们的感情而男性则用行为来表现。研究表明,男孩不仅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还有更多的言语侵犯。荷尔蒙与攻击行为存在相关。在人类相近的物种中也存在攻击行为上的性别差别。近期的对双胞胎人格特质遗传性方面的研究及荷尔蒙—化学物质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表明,控制欲和攻击性方面的性别差异是由于性激素的差异引起的。

 

(三) 心理因素

 

儿童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水平与发展对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有着一定的控制及调节作用。

 

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伙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冲突,容易产生工具性攻击性行为。如:孩子们在一起玩,常常因为抢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对其他人产生不友好的态度,有时还会大打出手。

 

随着儿童的经验的积累和能力水平的发展,在面对上述的例子时儿童就不会轻易的再去抢夺,去动手,他们会用以往所学到的知识,经验来解决类似问题,他们会采取比较温和的,友好的态度,去和对方进行商量,以此来达到目的,例如:孩子会说,能把玩具借给我玩一下吗?

 

儿童的个体认知同时会影响到儿童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会采取何种解决方法,是否会发生攻击性行为。儿童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符合实际,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都有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身材高大、强壮的儿童如果过于夸大自己体力方面的优势,有种盲目的“优越感”的话,就容易欺负那些身材弱小、有某种生理缺陷甚至各方面都正常的同伴。对自己和他人错误的认知构成攻击产生的“心理条件”。而社会问题解决策略缺乏的儿童由于不会采用和平的、有效的建设性方法解决同伴之间的冲突或物品的获得等方面的问题,他们往往通过攻击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认知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四)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着关键性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婴儿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因而不安全及相关因素似乎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前提条件。另外,亲子关系、父母的管教方式和家庭的情绪氛围都可能影响儿童以后的攻击性。

 

1.家庭情绪因素。家庭的情绪氛围也影响儿童的侵犯倾向。家庭里所创造出的氛围对儿童的发展有着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如: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比较和谐,平等,沟通方式正确,讲话文明,父母的待人接物是彬彬有礼,则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就不易发生,这是由于儿童的模仿行为而形成的。反之,则不然。来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家庭的儿童常带有情绪方面的困扰和大量行为问题,包括攻击行为。Patterson 观察了高侵犯性儿童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发现这种儿童成长于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家庭。另外,父母的离异也可能使儿童产生攻击行为。Fauber (1990年) 等认为婚姻冲突直接使儿童苦恼、愤怒等。通过模仿增加对他人的攻击性,因而逐步发展的不良亲子关系就成为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增加的一个习得性条件。家庭成了大多数儿童学习攻击和反社会性行为的课堂。

 

2.家庭教育因素。父母对孩子设定的教育目标不同,产生的结果就各不相同;父母采取何种教育方式,可能就会决定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在面对儿童已发生的攻击性行为或是其他不好的行为时,父母及时给予指导,校正,进行有效的沟通,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就会减少;父母自身就是很好的示范,他的行为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表现。

 

现在有很多家长无原则的溺爱、娇宠、迁就孩子,从而导致孩子任性、蛮横、不讲道理,在与同伴交往中,如果愿望得不到满足,就发生了攻击性行为;还有一部分家长采用恐吓、打骂的教养方式,结果造成孩子模仿;还有的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吃亏,教孩子打人和欺负别人,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了攻击的习惯。如,有些家长太过溺爱孩子,孩子喜欢什么就给买什么。如果不买,孩子就会大哭大闹、不讲道理。Baumrind 的早期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态度、教养方式对子女的社会化程度方面有很大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从一开始就应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好坏,鼓励良好行为而制止并改造其攻击性行为。放任型的父母不约束儿童的攻击行为,实际使得这种行为合法化,同时没有为儿童提供控制侵犯冲动的机会。权威型父母往往过于严格控制儿童的行为且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因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反而增强了攻击行为。      

 

(五) 社会因素

 

1. 同伴关系。儿童实际生活在两个世界。一是成人世界,一是儿童世界。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与社会化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由于被其他儿童排斥,与同伴交往机会有限。他们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技能得不到锻炼。因此,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来自灵长类动物的实验研究和人类的相关研究支持了这样的假设,即早期的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以后社会适应困难。Goie 和Lenox (1994年) 发现,既具攻击性又被拒斥的儿童更易走上犯罪的道路。Hgmel (1990年)等对此所做的纵向研究表明,儿童期的攻击和同伴拒斥分别是青春前期外化行为的原因。由于攻击性儿童不属于同学圈子,也很少有同学朋友。这些儿童彼此支持和共同进行攻击行为甚至犯罪。[4]

 

2. 媒体因素。

 

(1) 电视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由于电视的形象性和收视的随意性,比起严格的学校教育来说更容易被儿童接受,同时由于电视的普遍性,儿童从小就接触电视,电视比学校更早进入儿童的生活,因此电视对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儿童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1994年动画片《狮子王》发行后,美国一家幼儿园园长曾指出:“两周之内所有孩子都看过了。所有孩子都模仿起狮子来,他们扮起狮子般的鬼脸,发出狮子般的吼叫声。”[5]在日本,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犯罪的主体,犯罪率已经达到70%—80%。中国的青少年犯罪率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同样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这和80年代起开始播放的具有暴力特征外国动画片的比率的升高是一致的。[6]

 

(2) 虚拟游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涉足虚拟暴力游戏,主要是合作互动式及真实感很强的角色扮演暴力游戏。在这里,儿童已经不仅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赏”,而是以真实的方式直接体验被人攻击和攻击别人的感受,这些来自虚拟世界的暴力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意味着什么呢? 暴力电子游戏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随着暴力电子游戏的泛滥,学者们日益关注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来看一个令人震惊的例子。在1999年4月20日,两个少年,哈瑞斯和科勒伯德,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一所中学里,开枪打死了13人,打伤23人,然后开枪自杀。尽管不能完全确定这两个少年对他们的同学和老师行凶的确切原因,但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暴力电子游戏。哈瑞斯和科勒伯德都非常沉溺于玩血腥的“死亡”游戏,该游戏是美国军界许可用来训练士兵有效攻杀时所用的,在游戏里,有两个射手,每个人都有出色的武器和无限的弹药,用来射杀那些不能还击的人。在玩这种游戏不到一年后,两个少年把“剧情”搬到了真实的生活中,制造了谋杀的悲剧。[7]有研究表明, 攻击性行为与游戏总量之间呈正相关。用同样的自我报告进行的研究发现,攻击性行为与游戏频率(家庭和游戏厅游戏相结合起来)和游戏总量之间都呈正相关。

 

(3)印刷媒体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印刷媒体的诱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很多城镇街头巷尾,甚至是一般书店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内容极不健康的(包括打斗谋杀以及色情等带误导性的书刊) 印刷低劣的书籍和刊物。还有不少影视作品中所谓的“武功秘籍”,其实就是以书面文字形式呈现的暴力侵蚀的精神毒品。可见,在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上,书刊和影视节目的性质是一样的,另外,现在的书刊图文并茂,加上精美的彩色印刷,对儿童的吸引也越来越大。

 

 

 

四、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正确认识与矫正、指导

 

我们应该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形成正确的认识;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属于正常的、伴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这种攻击行为是可以改变的、也是会逐渐减少的,不要因为他们的攻击行为而对儿童产生某种不好的定势,这样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影响。

 

(一)增加同伴之间的活动,让彼此从陌生变熟悉。一般情况下,攻击行为会较常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比如说:有一个玩具,甲正在玩,而乙也想玩这个玩具,如果是关系比较好的,比较熟悉的人的话,乙可能会对甲说这个可不可以给我玩一下,甲会欣然同意;但如果是个陌生人的话,甲可能不会愿意给玩具,这个时候或许就会发生抢夺玩具的攻击行为。所以在关系熟悉、亲切的儿童之间比陌生儿童间发生攻击行为的概率要小。因此,我们应该增加儿童间的交往,使之从陌生、冷淡变为熟悉,亲密,从而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二) 对儿童进行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的认知指导。为儿童自主解决问题的行为提供认知基础,行为指导。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在学校吃亏,常教育孩子说:“如果别人打了你,你就狠狠地打他,下一次他就不敢打你了。”如果当孩子被人打而孩子又未还手时,家长就对孩子骂到:“你真蠢,别人打你你不知道还手啊!”有的家长当老师或别的孩子及家长向他反映:“你的孩子今天打人”时,不仅不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还当着孩子的面说:“我家小孩是有点调皮,但如果人家不先动手打他,他是绝对不会先动手打人家的。”

 

儿童的认知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小我们要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示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伟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防止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作为父母要让她认识到父母其实是很爱她、很关心她的,这个家是很需要她的,让她理解到父母当时的做法也是迫不得已,让她学会换位思考,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考虑事情。

 

另外,尽量少让儿童观看有过多暴力和攻击性场面的影视,即使是好的影片,教师与家长也要在一旁加以指导,让儿童明白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解释影视人物行为的对错,建议更合适的行为,对游戏督则更为重要,自己要以身作则,不观看、不玩暴力游戏,而且及时制止儿童参与观看和玩暴力游戏,提供更多的利智娱乐游戏,培养儿童对艺术、哲学、科学的兴趣,以防止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利用媒体对人们的正面影响, 成人多让儿童观看生活化的提倡赞美高尚品行、反暴力的影片, 让影片中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人物或者是卡通形象与生活中具体的事迹结合, 为儿童塑造具体的活生生的榜样, 激发儿童模仿榜样的需要, 使他们感受到值得学习。

 

(三) 对儿童进行移情训练,学会换位思考,抑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移情是指个体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人立场上,对他人情境进行积极与共、平等分享和迅速应答的深层体验过程。[8]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对他人的感情移入越多,他就愈是能把自己作为受害者,从而体验他人痛苦的情绪。移情能力缺乏的儿童亲社会行为很少,而消极的、不友好的行为则较多。利用移情来教育儿童使其深刻体验到他人的情绪、情感,从而控制自己的攻击性冲动,减少攻击行为的产生。

 

(四) 充分发挥强化的功能,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攻击行为的产生有时候并不是因为自己想去做,而是因为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家长或教师可以使用正强化来增加学生良好行为发生的概率,如当学生表现良好时,可以给予及时的口头表扬,或者可以奖励一些小奖品,孩子为了获得表扬和奖励,在以后就会自动的表现出良好行为,这都可以增加这些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抑制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概率。对儿童的亲社会、利他行为进行奖励。当儿童做出攻击性行为时,教师、家长可以采用负强化来改变这种行为,对侵犯性、攻击性进行惩罚时,要及时明确,并让儿童明白受到惩罚的具体原因,知其所以然。家长或老师对儿童的攻击行可以表现为为不理睬,对儿童表示失望等,为了重新获得教师、家长的爱,他们可能会表现出良好的行为。父母、教师执行的奖励规则要前后一致,切戒模棱两可,从而使儿童从具体事件中明辨是非。教育儿童,尽量以奖励方式为主,它的最大好处在于不给孩子提供“反攻击”或“报复”的原型,即便纠正孩子的某些言行,也可以通过正面的疏导、奖励来进行。当然,适当的惩罚也是必要的,尤其是对外向性强、侵略性强的儿童。但教育者要注意到判别并消除攻击性行为的强化物,以降低攻击性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孩子抢别人玩具或打别人,那么孩子攻击行为的强化物就是玩具或家长不制止、不批评的态度,如果不及时让孩子把玩具还给别人或向别人道歉,那么就会滋长了孩子的攻击倾向。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讲,应该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并且鲜明地表示自己的态度,使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的,什么行为是对的。

 

(五) 榜样训练。儿童社会经验学习的特点——模仿,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模仿性强,许多攻击性行为都是从父母、同伴等周围人那里和电影电视中模仿学习而来。如有的父母惯用打骂等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学着用父母的这种方式来“征服”其他儿童;当儿童看到同伴通过打人、抢夺等方式获得了更多的玩具,他也同样的方式去获得玩具。家长、教师因该树立一个个行为榜样,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示范。

 

同伴之间发生冲突时,通常无非是反攻击(报复)、自己缓解、别人劝解三种方式。后两种方式当然是理想的,但是儿童并不能自觉地采用这种方法,必须经过训练来学会。如果儿童经常看到大人或别的孩子采取这两种方法解决冲突,他们以后就可能也采用这种方法来解决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已经有研究证明,这样的训练对于那些已养成攻击习惯的儿童极为有效。米尔格拉姆在实验中发现,当被试者看到在他人之前有人拒绝服从实验者的要求,不肯去电击无辜的他人时,也往往予以仿效。这说明攻击性性行为会增加人们的攻击倾向一样,肺攻击性榜样也会降低人们的攻击性行为。[9]

 

(六) 教会儿童如何释放压抑的情感,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烦恼、挫折、愤怒、单一枯燥活动持续时间较长,容易产生压抑情感,对于自控力弱的儿童来说,足以点燃攻击性的导火线,压抑情感相聚越多,其表现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老师应该多注意活动的多样性,适当的对活动方式进行调整。同时要了解、注意学生的发展特点,同一活动持续的时间不要太长。教给那些受到挫折、干扰的幼儿宣泄的方法就可以减少其攻击性活动;相反,过分压抑幼儿的攻击性情感,虽然可以减轻焦虑,获得暂时的安宁感,但被压抑的情感不会因此而消失,而是深入到他们的潜意识中,危害其身心健康。过分压抑的结果,往往会爆发突然的猛烈的攻击行为。因此应教会儿童用言语来倾诉内心体验的压抑情感;引导他们在适当的场合与时间大哭大叫一通,以宣泄其内心无法排泄的挫折、愤怒与烦恼,教会他们迁怒那些毫无生命价值的“替罪羊”,如用小手敲打墙壁,让幼儿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与置换活动,去转移幼儿的攻击性性情感。

 

 (七) 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为儿童树立适当的解决问题、矛盾的行为榜样。充满暴力攻击的婚姻冲突为儿童提供了一系列不良的人际交往模式,儿童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及其后果,获得有关人际交往的知识和不恰当的攻击性冲突解决策略。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儿童会形成错误的观念:攻击行为是一种解决矛盾的可行办法,这种错误观念导致儿童的问题行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早的模仿对象,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关心和尊重,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当家庭矛盾无法避 解决问题。当儿童看到父母采取非攻击性的方式解决了冲突或直接教给儿童使用非攻击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时,他们很可能会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 | 站内搜索 | 电子图书 | 管理网站
 
徐州市和平桥中心小学 Build By 徐州市和平桥中心小学
办公室:(0516)83825030 苏ICP备61100545号 玩彩网官网入口网址: sn967344@163.com
玩彩网官网入口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