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 ''; echo ''; echo ''; 玩彩网官网入口网址

玩彩网官网入口网址

 
 
  首页 > 党群天地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问答100题
作者: | 阅读 4152 次 | 2009年09月27日 09:05 | 字体 [大] [小]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问答100题

1、科学发展观是怎样提出来的?

    答:2003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它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2、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答: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和最新成果。

    3、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我们党为什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5、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

    答: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6、什么是“以人为本”的“人”?

    答: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

    7、什么是“以人为本”的“本”?

    答: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本源,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一是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三是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四是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9、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答: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包括: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

    10、什么是全面发展?

    答: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1、什么叫协调发展?

    答: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12、什么叫可持续发展?

    答: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13、简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答:可持续发展战略事关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事关子孙后代的福祉,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

    14、简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答: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离开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15、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16、简述“又好又快”发展的“好”与“快”的关系?

    答: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又好又快,要求以好为前提,只有坚持好字优先,在好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长期持续地快速增长。同时,快是好的必要条件。较快增长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17、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18、怎样坚持“科学发展”?

答: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投入少、消耗低、污染小、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9、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20、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什么?

答: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是改革开放。

2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答: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总书记200341015日在广东非典疫情非常严重的时期视察广东时首次提出的。当时,他鼓励广东要万众一心战胜非典,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当时的提法是全面发展观,要求广东要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由此可见,胡锦涛同志在当时就全部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两个月之后,即2003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抗击非典总结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次日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全国报端上,并风行全国。一年之后,当胡锦涛同志在2004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讲话时,科学发展观已成全党全国的共识。

    22、如何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意义?

    答:①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体现。③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④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⑤从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树立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

    2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哪些问题?

    答:第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二,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第三,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个方面的工作。

    24、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

25、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科学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27、为什么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答: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

    28、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答: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

    29、人们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哪些变化?

    答: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所谓发展,是指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经济、社会、政治结构的转换和全面进步。二次大战以后,人们一度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同起来,把财富增长速度看作衡量发展的基本尺度。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虽然经济增长了,但是社会问题并不可能随之解决,甚至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比如,有些国家经济增长了,却出现了资源消耗过度、污染严重的问题。1972年召开的国际环保会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人类对发展的认识更深了一步。人们由此总结出,发展是一个更加丰富和复杂的概念,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扩大人们的选择余地,而不仅仅是增加收入。

    30、如何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答:一要增强忧患意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紧迫性;二要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不断提高全党理论水平;三要在全社会加强宣传和普及,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

    31、什么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内容?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

    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3、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什么能力?

    答:首先要提高领导发展能力。

    3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什么?

    答:改善人民生活。

    35、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从内在的联系性看最基本的是什么?

    答: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具体内容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从内在的联系性看最基本的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3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制;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7、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什么?

    答: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38、什么是党的执政能力?

答: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39、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什么?

    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0、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什么?

    答: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41、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是什么?

    答: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42、党的根本建设是什么?

    答:思想理论建设。

    43、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的观点有哪些?

    答: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44、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根本标志是什么?

    答:是人的发展状态。

    45、现阶段,要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46、“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答: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7、为什么说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答: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如果发展的成果没有或很少被最广大人民享受到,发展为了人民就会落空,发展依靠人民就没有基础。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使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48、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要逐步提高哪两个比重?

    答: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4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

    答:人民当家作主。

    50、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求我们做到什么?

    答: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51、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推进社会建设。

    52、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的主要举措是什么?

    答: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53、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54、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兼顾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55、统筹城乡发展应贯彻的方针是什么?

    答: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和放活”。

    56、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

    57、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答: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

    58、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目的是什么?

    答:即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又更好地发挥地方积极性。

    59、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分别是什么?

    答:中央政府承担整个国家的宏观管理职能,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同时履行对地方的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地方政府承担中央宏观政策的执行职能和对本地区公共事务的相对独立的管理职能,提供地区性的公共产品。

    60、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基本要求有那些?

    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

61、应当怎样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辨正关系?

    答:生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结果,生态良好决定着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程度。

    62、应当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63、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中,中西部地区的优势是什么?

答: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  

64、统筹区域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统筹区域发展,就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65、为什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才能在国际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66、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统筹城乡发展,就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7、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68、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69、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70、为什么说解决好“三农”问题意义重大?

    答: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我们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改革开放的突破和深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在农村。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71、如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答: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障。

    72、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答: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定时期内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标志而反映出来的农村社会的一种发展状态。

7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

答: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7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全面体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

    75、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注意把握好那些问题?

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防止和纠正强求一律、盲目攀比、急于求成等问题,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以各种形式吸引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76、什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77、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

    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

    78、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二〇二〇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79、为什么说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答: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求、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国力,对我国科技发展作出总体部署,统筹当前和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确定若干重点领域,抓住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培育大批创新企业,扎实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不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80、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个社会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基本内涵是?

答: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8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核心和基础是什么?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82、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什么?

答: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83、为什么说我国要继续坚定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答:因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84、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 “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的实惠”。

    85、当前应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答: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86、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毫不动摇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战略任务。因此,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础上,顺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顺应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现实需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决定。

    8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哪“四个转化”?

    答: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正确的方针政策,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88、我省乡镇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要重点抓好哪几项工作?

答:一是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党员“讲学”,对工作地点分散的党员“送学”,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帮学”;二是围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和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开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教育活动;三是认真开展解放思想讨论,着力在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维护稳定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89、我省乡镇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二阶段要重点抓好哪几项工作?

答:一是围绕推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服务群众生产生活、落实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争做“五好”党支部,争当“五带头”(带头跟党走、带头发展致富、带头服务群众、带头维护和谐稳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优秀党员、干部等创先争优活动。

    90、我省乡镇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三阶段要重点抓好哪两个方面的工作?

答:一是抓好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目标、时限、措施和责任,对落实整改的内容和要求作出公开承诺,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二是乡镇机关要重点解决转变乡镇机关职能、改进干部作风、服务“三农”、保护生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加强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查找出的突出问题;村党组织要重点解决好转变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增强发展集体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健全村级事务管理机制、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查找出的突出问题;

 91、我省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总载体是什么?

答:我省确定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求真务实,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的实践总载体。

92、我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抓住“围绕加快发展、确保稳定两大任务,努力探索黄南脱贫致富的科学发展之路”这一实践载体,突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这个重点,着力培养广大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意识,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我州科学发展的实践难题,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和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把全州上下的积极性进一步凝聚到科学发展上来,全面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黄南建设。

93、我州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是什么?

答:我州以“围绕加快发展、确保稳定两大任务,努力探索黄南脱贫致富的科学发展之路”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

94、黄南州的基本州情是什么?

答:“区域封闭、观念保守、结构单一、贫穷落后”。

95、我州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一是坚持解放思想;

二是突出实践特色;

三是贯彻群众路线;

四是正面教育为主。

五是紧密联系实际。

96、我州学习实践活动要实现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1提高思想认识,理清发展思路。

2.抓住难点热点,解决突出问题。

        3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

    97、黄南州委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是什么?

答:州委提出了“坚持一个中心,依托两大区域,培育五大产业,实现两个突破,抓好三件大事”的发展思路。

    98、全州学习实践活动共分哪些阶段和环节开展?

    答:全州学习实践活动分3个阶段6个环节开展。

第一,学习调研阶段(319430),重点抓好学习调研和解放思想讨论两个环节。

第二,分析检查阶段(51630),重点抓好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两个环节。

第三,整改落实阶段(71815),重点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两个环节。

    99、在整改落实方案中提出的“四明确一承诺”指什么?

答:“四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措施、明确整改落实责任,并对整改落实作出公开承诺。

    100、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出的要坚持五个“贯彻始终”是什么?

答:一要把继续解放思想贯穿始终。

    二要把突出实践特色贯穿始终。

    三要把贯彻群众路线贯穿始终。

    四要把正面教育为主贯穿始终。

五要把紧密结合实际贯穿始终。


| 最后更新:2009-09-27 | 打印 | 关闭

  子栏目导航
  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 站内搜索 | 电子图书 | 管理网站
 
徐州市和平桥中心小学 Build By 徐州市和平桥中心小学
办公室:(0516)83825030 苏ICP备61100545号 玩彩网官网入口网址: sn967344@163.com
玩彩网官网入口网址